走进满是“黑科技”的智慧病房,纳里健康用技术托起生命的重量
2021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文件中提到,在公共卫生方面,政府鼓励医疗机构结合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智慧病房、远程会诊等实际需求,积极推进医疗智能化基础设施升级。
智慧病房作为智慧医疗的细分领域,是医院信息化提升的标志之一,也是住院患者对智慧医疗最直接的“体验区”。在人口老龄化及智慧康养的发展趋势下,智慧病房迎来快速发展与普及。
纳里健康以“感、知、行”为核心,以病房单元为载体,以物联网平台为引擎,利用自有技术和产品搭建以护理信息化为基础的智慧病房整体解决方案。解构智慧病房应用场景,我们将看到背后为其科技赋能的物联技术无处不在。
01智慧患者服务
智慧患者服务以床旁智慧交互系统为主体,对接护士站智慧大屏交互系统,为患者提供数字化体验,也方便医护人员在床旁查看医嘱、护理记录等信息。
通过床旁交互屏,患者可以方便及时地了解自身的基础信息、医疗安排、费用支付及药品使用等情况,进行光源温度等环境调节、电视/广播/游戏/上网等多媒体娱乐活动。依托互联网医院开放平台,可扩展远程查房、健康宣教、检验检查项目预约、营养点餐、满意度调查等医疗照护服务应用,患者家属还可远程探视病人,了解患者病况。
02 智慧医护服务
智慧医护服务系统与HIS、LIS等院内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可帮助护士快速获取病区概况、患者医嘱、检验检查报告等信息,以及患者交班信息、护理记录,实时同步待办事项等重点,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智能输液监控系统通过采用物联网技术,结合智能输液监控终端,能自动接收、采集、分析点滴数据,在输液结束或异常时自动发出警报,实现输液患者安全输液的闭环管理;病房智能呼叫系统实现门口屏、走廊屏、护士智能手环、护士站大屏多终端呼叫提醒,帮助护士在动态情况下也能够接收到病房患者的及时呼叫提醒;引入智能穿戴设备,将护士信息与手环绑定,用于护士身份识别、定位护士当前病区内所处位置以及其他日常应用。
通过物联网锐器盒、智能耳温枪、智能电子工牌等工具进行辅助护理操作,节省护士的时间,让护士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相对重要的护理工作上。
03 智慧创新服务
智慧创新服务利用原有设备的物联网化及智能设备的加入,实现对患者心率、血压、血糖、体温、脉博等生命体征的采集,数据实时传送到到床旁智能终端和护士站智能大屏系统中,并能够组合所有参数变化及患者状态进行联动报警,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减少人为操作失误与重复工作量,解决护士多点管理难兼顾等问题。
辅助数据采集的终端以及各类医用传感器,同样适用于家庭、社区卫生机构、各类养老机构以及康复中心等。
智慧病房应用平台通过病房的实体设施在线化与医疗信息系统数字化联动,将医疗设备、医务人员及住院患者“连接”在一起,医护人员不用守在病患身边,也能提供实时服务,不但可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更重要的是,透过病房医疗信息系统,还能进一步与智能医院其他系统如电子病历相结合,进而提升医患关系与医疗服务质量。
EDR物联网数据中心平台集中显示移动护理车、护理站电子白板与数字床头卡信息,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深度利用,有助于解决关键病例和疑难杂症,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为各类人群提供长期、快速、稳定的健康监控和诊疗服务。
纳里健康智慧病房致力于解决病区信息化建设最后10米的难题,让医、护、患在需要时能及时获取所需信息,让医护服务直抵每一个患者身边,保证病区内管理的每个环节数据化、精确化,从整体上提高病房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护管理效率,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最终实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的目标,助力医院和医疗生态链整体数字化建设。